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70多億人口受影響、30余萬人的生命被奪走……
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二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
目前,全球確診病例還在上漲,美國成為“重災區(qū)”,經濟、社會受到嚴重沖擊,更多國家也“深陷泥潭”無力脫解。而能救人命的疫苗和其他治療候選藥物,卻遲遲沒有上市….

還好,一些新技術和治療方式的出現(xiàn),挽救危重癥患者于水火中,為緩解嚴重病情持續(xù)惡化增添了一份力量。
在這些新的治療方法中,干細胞療法脫穎而出,在促進我國抗疫之戰(zhàn)取得階段性勝利后,開始了全球的迅速擴展,美國、法國、以色列、日本、韓國、英國等多個國家開始布局。

中國:超200例成功案例
干細胞治療已經成為了抗疫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至今為止,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將干細胞應用到了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研究中,也有多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批。

自疫情爆發(fā)以來,我國迅速展開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科技攻關,最早嘗試新醫(yī)療手段治療新冠肺炎,干細胞多次被提及并多次應用于臨床實驗,其療效及安全性也得到了認可。目前,武漢已完成超200例干細胞治療患者,而這個數據還在持續(xù)增長。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難點主要就在于沒有特效藥以及免疫系統(tǒng)失調,而干細胞則通過調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減少病毒對人體多器官造成的損害。同時,干細胞可有效減少激素的使用,避免股骨頭壞死等后遺癥的發(fā)生。

“干細胞療法” 登兩會
干細胞治療數十次被官媒點名,多個干細胞治療新冠病毒所致重癥及危重癥肺炎的研究立項,各省專家紛紛投入到干細胞應用的研究之中。如今,我國疫情進入后期,人們恢復了正常生活秩序,兩會盛大開幕,干細胞這個抗疫功臣之一也再次被點名。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浦東新區(qū)政府副區(qū)長李國華表示,細胞、基因產業(yè)已成為當今全球生物醫(yī)藥產業(yè)、生命科技前沿探索最重要的領域之一。

中國干細胞抗疫取得的小小勝利,為全世界有效抗擊疫情提供了前車之鑒。這些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療效,讓干細胞得以在全世界范圍內迅速被“重視”起來,而它的及時應用,也將挽回更多危重癥肺炎患者的生命。
全美國:效仿中國,率先部署干細胞應用
處在疫情“震中”的美國一直在積極探索新療法,兩項已被證實具有COVID-19療效的干細胞療法被“臨危受命”。
美國FDA批準了Ryoncil和MultiStem?兩項干細胞治療產品,分別是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和治療新冠肺炎引起的中度至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的(ARDS)臨床試驗。

美國生物醫(y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fā)局(BARDA)將MultiStem?評價為與治療COVID-19高度相關的療法。臨床顯示MultiStem?可有效改善ARDS癥狀,結果確認了安全性,并證明在死亡率、無呼吸機日和無ICU日中的具有重要潛在意義。

根據外媒報道的最新消息,3名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接受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成為了首批在美國FDA緊急批準條件下接受這種療法的成功研究案例。該試驗由美國南佛羅里達州的Baptist Health等單位實施,接受該療法的患者在干細胞輸注后幾天內氧需求量從100%下降到50%以下,并伴有各種炎癥標志物水平的顯著降低。
法國:干細胞有助于推動疫苗研發(fā)

法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血液干細胞具有免疫記憶,動物實驗顯示移植特定的血液干細胞可增強免疫功能。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fā)現(xiàn)有助于推動疫苗研發(fā)工作。
法國衛(wèi)生和醫(yī)學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學術期刊《細胞-干細胞》上發(fā)表論文說,他們先讓小鼠接觸大腸桿菌表面的一種分子,然后從這些小鼠體內提取血液干細胞,將其注入另一些免疫系統(tǒng)已被破壞的小鼠體內。隨后,后一批小鼠被感染了綠膿桿菌,結果發(fā)現(xiàn)其死亡率僅25%。而對照組小鼠的死亡率為75%。
研究人員表示,這說明血液干細胞具有免疫記憶,將接觸過病原體的血液干細胞移植,可增強接受移植小鼠的免疫功能。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血液干細胞的這種免疫記憶不限于最初遇到的病原體,能產生范圍更廣的免疫保護作用。

法國衛(wèi)生和醫(yī)學研究所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這項發(fā)現(xiàn)增加了對免疫系統(tǒng)和血液干細胞功能的理解,有助于推動疫苗研發(fā)工作,特別是有可能在當前疫情中幫助研發(fā)新冠疫苗。
日本:加快干細胞在臨床中的推進速度
在東京,正在使用干細胞產品HLCM051(MultiStem ?)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和缺血性中風的新療法。日本生物技術公司Healios在日本的2期臨床研究中繼續(xù)取得進展,以確認HLCM051在肺炎誘發(fā)的ARD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ONE-BRIDGE研究)。
2期臨床研究數據證明了HLCM051在肺炎誘發(fā)的ARD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ONE-BRIDGE研究)。在Healios的ONE-BRIDGE研究當前的納入標準下,由COVID-19引起的ARDS患者符合入組條件。目前,該公司正在與醫(yī)學專家以及藥品和醫(yī)療器械局(PMDA)進行討論,協(xié)商如何在臨床中推進對COVID-19患者的治療。

英國:正在領導一項全英國范圍臨床實驗
英國也啟動了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項目。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研究團隊正在領導一項全英國范圍的臨床試驗,為新冠肺炎誘發(fā)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一種創(chuàng)新的干細胞療法。

皇后大學貝爾法斯特大學公共衛(wèi)生中心臨床教授,HSC研發(fā)總監(jiān)兼衛(wèi)生部首席科學顧問Ian Young教授說:“我們將繼續(xù)支持健康研究,并鼓勵人們參加研究試驗和其他研究,以便患者能夠獲得最佳治療,以幫助應對COVID-19的傳播?!痹撛囼炓驯幻绹鴩倚l(wèi)生研究院確認為國家緊急公共衛(wèi)生研究。這是英國首席醫(yī)學官和副首席醫(yī)學官賦予緊急公共衛(wèi)生研究地位的眾多COVID-19研究之一。

干細細胞是如何做到的?
號稱是“萬能細胞”的干細胞在抗擊新冠肺炎上做出了巨大成就,而我們對它背后的治療機理卻并不了解。
其實,干細胞不僅可以通過多向分化功能進行組織再生、器官修復,干細胞還具有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可以通過釋放各種細胞因子來對抗新冠肺炎最致命的“炎癥反應”,比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它就是免疫過激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也是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原因。

對于一些危重癥的新冠患者,常常會有免疫反應失控的病理變化,主要原因是嚴重的肺炎,敗血病,創(chuàng)傷等,炎性細胞響應這些疾病或傷害而被激活,從而導致肺組織受損,而水積聚在肺中,就會導致急性呼吸衰竭。
根據武漢市新冠狀病毒病例的數據,住院的31%至41.8%的患者發(fā)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其中54%至93%的患者死亡。由此可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才是導致新冠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干細胞有助于抵抗這種炎性風暴,成為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救治的新策略。

替代激素,干細胞療法好處多
既然“炎癥風暴”被認為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那臨床上只要有效控制炎癥不就好了嗎?
其實并沒那么簡單,因為目前臨床上能夠有效抑制炎癥風暴的只有大量的使用激素!而激素的副作用我們實在太了解了,肥胖、潛在的副作用、可怕的后遺癥,甚至誘發(fā)癌癥…
因此,面對副作用如此之大的激素治療,在WHO2019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指南中就已明確指出:除非特殊原因,否則請勿在臨床試驗之外常規(guī)給予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病毒性肺炎。

干細胞療法在新冠肺炎中的臨床作用,核心就是免疫調節(jié),將重癥患者體內因免疫過激而導致的“炎癥風暴”平復下去。而多年來的研究也已經證實,干細胞具有抑制炎癥和免疫調節(jié)的作用,不僅在此次新冠肺炎中有重要應用作用,在多種免疫失衡導致的炎癥疾病也早已發(fā)揮重要功效,比如GvHD,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炎癥性腸病、過敏性鼻炎等。
因此,干細胞療法不僅是激素的替代者,更是抑制炎癥,避免各種副作用帶來傷害的有利選擇。

如今,干細胞的臨床應用范圍又有了新突破,在越來越多的疾病治療中展現(xiàn)出了應用前景,相信隨著生命科學的不斷發(fā)展,干細胞還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新期待。
(圖片、文字均來自網絡? ?侵刪)

-END-

掃一掃 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