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在流行病期間能夠毫不動搖地完成捐贈負有特別的責任和責任。

這位年輕人受到廈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務人員的贊揚,他是2016年機電工程學院校友、我校龍巖校友會秘書長張和興。

3月31日,張和星在第一醫(yī)院捐贈了304毫升造血干細胞,送給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種子。張和星成為本省自爆發(fā)以來第一位造血干細胞供體,也是福建省第252例和廈門第87例無關造血干細胞供體。

在大學期間,張和星愿意為社會服務,并擔任我們學校青年志愿者團隊(目前的學校青年志愿服務指導中心)的隊長。在2014年暑假期間,他代表學校參加了在廈門市職業(yè)學院舉行的大學獻血志愿者培訓會議,并首次深入接觸了造血干細胞捐贈方面的知識。事實證明,造血干細胞捐贈不是我們認為的‘挖骨’,這是一個科學的東西,可以幫助拯救生命。這次訓練給張和星帶來了很大的觸動?;氐綄W校后,他向中央血站的工作人員詢問一些情況,并在青年志愿者小組中積極宣傳,并在2014年底率先加入中國骨髓銀行。他希望有一天他也能成功地匹配病人并幫助他人。

去年年底,在深圳工作的張和星了解到,他的血樣最初是和病人匹配的,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去深圳做了一次高分辨率的檢查和體格檢查。在張和興對捐獻的造血干細胞的進一步檢查中,COVID-19發(fā)生了這一流行病。許多人擔心,他們不敢去醫(yī)院,面臨交叉感染的風險,而張和星則保持著一種相對輕松的心態(tài)。全國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他說。我們通常注意人身保護,這與拯救生命相比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對賈樟柯的記憶讓張和星對這片土地有著強烈的特殊感受。他本可以在深圳捐款的。但他一直有回去廈門工作的想法。這次捐贈成為了他增強信心的一個機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廈門紅十字會副會長周珉拜會張和興,頒發(fā)榮譽證書。

三月二十六日,完成出發(fā)手續(xù),收拾行裝的張和星,從深圳回到廈門,一下車就去第一家醫(yī)院進行核酸檢測,以確認他的健康狀況。3月27日上午,張和興在第一醫(yī)院領導、福建紅十字會、廈門紅十字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見證下,完成了簽名手續(xù)。3月31日上午,5小時后,張和星收集了304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液,給一位中年病人送去了生命之種子,也給一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疫情正在肆虐,但無法阻止張和星挽救生命。他默默捐獻造血干細胞,直到3月31日捐贈當天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發(fā)了一份動態(tài)–今天完成了一項人生成就。直到廈門紅十字會報道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每個人才明白他為什么在那個時候送這個朋友圈。學校老師立即與張和興取得了聯(lián)系。他一笑,就說:志愿者,能幫助人們是我的榮幸。。

發(fā)表評論

我們將不會公開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必填項已用*標注。